.,最快更新策行三國最新章節(jié)!
孫策笑著搖搖頭。
他不可能在這個時候親征交州,一是兗州、冀州新定,戰(zhàn)線調(diào)整,防區(qū)變動,有很多事需要他坐鎮(zhèn)指揮;二是新政推行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問題,需要他把握原則和方向,平衡各派系的利益關系,引導新政健康發(fā)展。這兩個問題都無法由其他人代勞,尤其是后者,即使是張纮、荀彧也不如他理解深刻。
相比之下,交州的事并不那么緊急,只不過里面牽涉到殺父之仇,他不能光明正大的說不去,也不能說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只能不發(fā)表意見。
交州是要打的,出海也是要出的,但不是現(xiàn)在。經(jīng)過十幾年的戰(zhàn)亂,中原的人口損失不小,土地壓力沒有那么大,比起歷史上的人口減半,現(xiàn)在的情況當然要好得多,可是兗州、青州還是近乎荒蕪,冀州的人口也減少了近三成,只有荊州、豫州、揚州人口減少有限,得到了其他諸州的人口補充之后,總數(shù)量還略有增加。
眼下最要緊的是鞏固根本,而不是急于擴張,這一點在與張纮、虞翻商議后已經(jīng)取得了共識,無特殊情況不會改變。這也是他只和周瑜說三條陸路,不說兩條海路的原因所在。
“公瑾,說說這三年的戰(zhàn)事吧?!?br/>
周瑜應了,攤開帶來的公文,開始為孫策解釋這三年的戰(zhàn)事。在此之前,孫策已經(jīng)收到報告,此刻再聽周瑜親口說,可以補充很多報告里不會說,或者不能說的細節(jié)。公文再保密,畢竟要經(jīng)過很多人的手,遠不如兩人面對面可以暢所欲言。
周瑜說,孫策聽,偶爾發(fā)問,有時候還要拿出輿圖來復盤,時間過得飛快,等周瑜講完,日已西斜,案上堆滿了公文和輿圖,茶水、點心換了三次,周瑜的聲音也有些沙啞。
“出兵三年,耗費百億,未能竟功,臣愧對大王信任。請大王降臣以罪,免臣官職,以儆效尤?!?br/>
孫策擺擺手,示意周瑜起身?!捌鸨埃袥]有想到這個結果?”
周瑜搖搖頭,慚愧不已。“臣當時只想著勢如破竹,奪取益州,然后揮師南下,踏破天竺,誰曾想滯留牂柯,竟是寸步不前?!?br/>
“后悔嗎?如果當時不離開南陽,從武關進兵,或許此刻已經(jīng)在關中了?!睂O策提起茶壺,為周瑜添了點水?!笆芯兄v故事的都說,若沒有陷在益州戰(zhàn)場,指揮兗州之戰(zhàn)的就不會是朱桓了?!?br/>
“市井之言,不足與論?!敝荑ばχ鴵u搖頭?!昂蠡诓恢劣?,只是慚愧,當時還是太年輕,以為優(yōu)勢在握,舉世無敵。虧得面對的只是一些蠻夷,又有荀公達足智多謀,賀公苗、祖元大驍勇善戰(zhàn),這才沒有重蹈趙括覆轍。不過經(jīng)過這幾年的戰(zhàn)事,臣對山地作戰(zhàn)有了一些心得,將來遠征天竺時會用得上?!?br/>
孫策點點頭?!吧降刈鲬?zhàn),的確有其特殊之處,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能急。這不像草原作戰(zhàn),來去如風,勝時長驅直入,敗時一潰千里,勝負都在覆手之間。太史子義在遼東,順利了幾年,如今就遇到了麻煩?!?br/>
周瑜表示贊同。他也聽說了遼東的事,因為公孫度一時處理不當,太史慈被拖累,連冀州之戰(zhàn)都沒能參與,幽州西部的戰(zhàn)事也只能交由沈友負責。
“公瑾,有人提議遷都洛陽,怎么看?”孫策突然說道。
周瑜沉吟不語。他已經(jīng)聽說了這件事,甚至知道首倡者就是鐘繇,附議者也多是汝潁人。荀攸雖然沒提這件事,但他建議他回江東會喪,可能就有這個用意在內(nèi),汝潁人之間很可能已經(jīng)通過氣了。只是反對者也不少,尤其是江東人,他們不愿意孫策這么快就離開建業(yè),離開江東。本來孫策建都建業(yè),卻有大半時間駐留平輿,就引起了不少人的意見,如今要遷都到洛陽,江東重新選離權力中心,他們當然不愿意。建都在哪里,不僅是榮譽問題,更涉及到大量的利益。京畿之地,首善之區(qū),近水樓臺先得月,連房價都要高些,這種好處豈能輕易放棄。
可是就形勢而言,遷都已經(jīng)勢在必行,建業(yè)離中原太遠了,來來去去的都不方便。洛陽天下之中,遷都洛陽,就意味著稱帝。天下無主,這時候稱帝無疑是一個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