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達成為全權特使,這一次去愛烏罕完成任務之后,可能還要到波斯去,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別想回來了。
董良必須要給自己選擇一個新的侍從室主任,協(xié)助自己的工作。
這個崗位的級別不高,但是發(fā)展前景卻非常好,而且每次都是董良親自挑選。能夠擔任這個職位,意味著能夠得到元首手把手的培養(yǎng)。
只要能夠擔任侍從室主任,出來之后最少也是一個地方大員。就連那些侍從室底下的工作人員,在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都能夠外放一個不錯的職位。
有人將侍從室工作過得人稱為元首黨,他們的數(shù)量確實不少,很多人擔任官府的重要職位。
張孝達這次擔任元首全權特使,就掛了一個外交部副總長的職銜。誰都知道,他這次要是圓滿完成了任務,回來之后一定還會提升,說不定會成為正兒八經(jīng)的副總長。
可是這人選到底給誰呢?董良并沒有提前想好。
剛巧,蘇達前往京城參加會議,抽空回了一趟元首府。
師徒二人在元首府的小花園中一邊散步,一邊聊天,董良想要通過蘇達了解到更多基層官員工作的現(xiàn)狀。69蘇達也有很多困惑想要請教自己的老師。
蘇達知道董良為何將他放在地方上工作,他每次過來都會將自己的一些見聞和感受整理歸納出來,然后詳細地跟董良匯報。
“老師,我在下面呆了將近兩年時間,基層的工作真的非常難做,下面的人并不像中樞這樣講規(guī)矩。中樞只需要與地方政府和部門打交道,只要在自己的職能框架之內(nèi),照章辦事就行?!?br/>
他的話鋒一轉繼續(xù)說道:“但是在底下,你就不能完全照章辦事了,否則真的可能什么事情都辦不成。老百姓更習慣按照自己的認知和習慣來處理事情?!?br/>
董良點頭道:“我明白,你們在基層,一方面要發(fā)展地方經(jīng)濟,另一方面要維護地方穩(wěn)定,消除各種矛盾。然而在和平年代,大部分的矛盾都是在地方上產(chǎn)生的?!?br/>
這一點,在基層工作的蘇達感受最深,地方上的矛盾似乎是無窮無盡的,解決一個又會冒出新的來??此撇魂P痛癢,但是累積了之后又會變成大問題。
就比如,縣里之前將山地承包給集體,集體分給了每一戶人家,這承包期只有三年時間。
有人心想,反正三年之后,這片山林就不是我家的,那么好了,我就可勁兒地砍樹賺錢,砍了之后也不補種。
哪怕是華族制定了林木保護法規(guī),也擋不住百姓偷偷砍伐自家的林地。
于是縣里將這些山林再次收回集體。可是這樣問題就更多,集體的百姓串聯(lián)在一起去偷偷砍伐,因為工業(yè)的發(fā)展,木材的缺口加大,價格提升,而從遠東和南洋運送木材回來,那成本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