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家人相處正和睦,顧老夫人心情也舒暢,特別是看到嫡親兒子身邊的孟瑾瑤,小姑娘跟曜靈說話時溫溫柔柔的。
她高興之余,就各賞了幾個兒媳婦一支簪子,并沒有厚此薄彼,一碗水端平,都是水頭極佳的玉石雕琢而成的,每一支簪子都價值不菲。
張氏與陳氏都受寵若驚,也就剛進門的第二天,給婆母敬茶的時候,婆母給了新媳婦見面禮,其他時候可沒賞過她們什么東西,不過她們的孩子倒是得過賞。
“兒媳多謝母親?!?br/>
三人齊齊謝過顧老夫人,皆笑容滿面。
顧老夫人看著她們,語氣溫和:“我們隔壁家的兒媳婦們明爭暗斗,弄得家里烏煙瘴氣的,男人都沒心思奮斗前途,幸好我們家的都是好媳婦,看著你們,母親心里也甚是安慰?!?br/>
此言一出,張氏與陳氏臉色微頓,知道婆母這話是對她們倆說的,說白了就是警告她們別跟老三媳婦爭,只要她們不爭不搶,就不會有什么勾心斗角。
不過,她們倒是沒有表現(xiàn)出什么來,幾乎是與孟瑾瑤異口同聲:“兒媳謹遵母親教誨。”
一家子其樂融融,不一會兒,就有不長眼的在顧老夫人面前整幺蛾子,哪壺不開提哪壺。
張氏一臉關(guān)切地看著孟瑾瑤,詢問:“對了,三弟妹,昨日的事到底怎么回事?聽聞是什么嫁妝,可是孟夫人仗著長輩的身份欺負了你?你若是有何難處,不妨與我們說說?大家一起給你商量對策。”
她話音落下,眾人下意識看向孟瑾瑤。
顧老夫人略帶不悅地睇了張氏一眼,剛不久前還叮囑她們別明爭暗斗,這就忘了,馬上斗起來。
孟瑾瑤轉(zhuǎn)眼看向張氏,見張氏一臉關(guān)切,但她知道張氏不過是想看她笑話罷了,遂含笑回應(yīng):“多謝大嫂關(guān)心,其實也不是什么大事,我昨日已經(jīng)解決?!?br/>
張氏露出詫異之色:“解決了?昨日那陣仗,我雖沒瞧見,可聽丫鬟說得嚇人,到底怎么回事也不大清楚,怕三弟妹受欺負就問了句?!?br/>
“許是丫鬟說得事態(tài)嚴重,讓大嫂為我擔(dān)憂了?!?br/>
孟瑾瑤言笑晏晏的,不疾不徐地簡單說一說經(jīng)過:“事情是這樣的,我生母去世后留下一筆嫁妝,以前我年紀小,繼母說先幫我管著,等我出嫁再給我做嫁妝。只是前幾天我清點嫁妝,沒發(fā)現(xiàn)那筆嫁妝,只好上門討要了,昨日他們派人將嫁妝送過來,我總得清點一下?!?br/>
她笑容淡恬,神色坦蕩,看不出絲毫的不悅之色,敘述事情也語調(diào)輕快,彷佛不是在說她自己的事,說的只是別人的事。
張氏心中一沉,原本就知道孟瑾瑤不好對付,沒想到心性如此穩(wěn),遇上這等大事,若是換了個人,有這種丟人現(xiàn)眼的娘家,都羞于啟齒了,她卻跟沒事人一樣,倒是自己跟挑撥是非的跳梁小丑似的,勉力維持著笑容回應(yīng):“那孟夫人克扣三弟妹嫁妝,這種事實在是……”
孟瑾瑤頷了頷首,像是在說稀松平常的小事:“繼母侵占繼女嫁妝的事不在少數(shù),只是我剛好不巧遭了殃,不過也不是什么大事,討要回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