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闈放榜,可謂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長興侯府又再次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原因無他,只因侯府的大公子和二公子中舉了,而備受矚目的世子卻落榜了。
本朝的科舉比前朝嚴格幾倍,一萬多名考生,僅有一百二十六人中舉,平均一百個人里,才有一個中舉的。
而長興侯府中兩位公子同時中舉,都不知有多少人眼紅,人家才十七、八歲呢,而自家的兒子過了及冠之年,比人家大幾歲的都沒中舉,真是丟人。還有些考到四十幾歲還沒中舉的老秀才,得知人家十幾歲就中舉,又一次受到心靈重創(chuàng)。
為此,不少人心思活躍起來,有把女兒嫁給顧修宏的想法,且還是門第不低的,嫡系嫡出的嫡女,配顧修宏這庶房的嫡子綽綽有余。
陳氏是心動了,兒子若是有個好岳父,以后仕途上也平順很多,奈何顧修宏暫不考慮男女之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爭取明年年初進士及第,若是明年不行,那就繼續(xù)努力,三年后再來。
陳氏拿兒子沒辦法,只好婉拒了對方,娶妻晚點也沒事,只要兒子好好讀書就行,將來有出息了,沒準兒會有更好的姻緣。
且說落榜的顧修明,那妥妥的就是被人嘲諷的對象,茶樓里就聚了好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的閑談。
“先前不是說顧世子有狀元之才?怎么連個舉人都沒考中?”
“什么狀元之才,我看那不過是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抬舉他而已,他父親當年是少年狀元郎不錯,但他能中進士就不錯了?!?br/>
“這要我說啊,這什么竹出什么筍,顧世子的生父讀書也不怎樣吧?”
“他生父三甲同進士出身,怎么也比這舉人都考不上的顧世子優(yōu)秀,還是當官的,在原籍老家那邊做縣令,還是個富庶之地的縣令呢?!?br/>
“真的假的?”
“我有親戚在長興侯府做事的,這點消息還是能打聽到的?!?br/>
“這么說,這顧世子是個繡花枕頭啊,永昌伯府大姑娘不樂意嫁他,死活要嫁給他父親,我看不僅僅是因為他逃婚,還因為他沒用?!?br/>
“想來是的,讓我選,我也選他父親都不選他?!?br/>
“哈哈哈……你可拉倒吧,你這滿臉胡茬的大漢,人家顧侯爺可看不上你?!?br/>
“就是,聽聞顧侯爺的夫人長得可美了,你一邊去吧?!?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