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名赫用自帶的砍柴刀將窩棚原木“地板”上會刺到人的斷枝都削平了,便讓妻子鋪被褥,他則準備上周圍看看有沒有茅草之類的,可以覆蓋在窩棚外面,遮風擋雨的同時也可以避免被他人窺視。
他才鉆出窩棚,就見柳管事一路走過來一路喊:“各什長、伍長都把手底下的戶主組織好了,到營地前的空地排隊,準備聽東家講話!”
楊名赫因為讀過好幾年書,當初在邢集外面登記時,便有幸被劉升選為伍長。
此時聽到招呼,便對妻子道:“看好兩個孩子?!?br/>
“俺知道?!睆埛掖饝?。
楊名赫是真陽縣楊莊店人,今年二十八歲,十年前與張芬結婚后育有一兒一女。兒子楊賢文九歲,女兒楊熙妍七歲。
原本家中父母健在,身體也硬朗,有田地十畝,還在楊莊店開了一家雜貨鋪,經(jīng)營得有聲有色。
楊名赫自己讀書天賦一般,兒子楊賢文天賦卻不錯,他接掌雜貨鋪后,便用心經(jīng)營,想要將兒子培養(yǎng)成秀才乃至舉人。
奈何因為生意上的事,跟一位族老結了仇。又或者說,那族老就是看上了他家十畝田地和雜貨鋪,才故意找茬。
那族老本就有個兒子在縣衙做書辦,去年又有個侄子跟著汝寧巨寇沈萬登的部下劉喜才投降了官府,當上了縣衙壯班捕頭。
明明是那族老理虧,毀他家生意,可到了縣衙卻反成了他家理虧。他們都沒能見到知縣老爺,便被那書辦、捕頭和刑房典吏一番操作,弄得家財散盡,父母雙亡。
楊名赫擔心那族老會斬草除根,便趁著對方被其他事纏住時,帶著妻子兒女偷偷離開了真陽,逃到了西邊來。
他原本是帶了些浮財、干糧準備去襄陽投奔親戚,奈何半路遭饑民搶劫,不僅浮財、干糧都沒了,便連一雙兒女都險些被饑民搶去。
楊名赫當時是揮舞著柴刀拼了命,砍傷了好幾個人,才得以帶著家人脫身。
可就因為這次經(jīng)歷,一雙兒女至今都有些怕人。即便是來到這里,也一直縮在窩棚里,不敢出來。
至于他們一家為什么會來這里,自然是因為丟了盤纏,活不下去了。
原本是妻子要賣身,卻不想碰到劉東家,遂有此奇遇。
是的,在楊名赫看來,他一家人遇到劉升后的經(jīng)歷只有“奇遇”二字可形容。
原本以為是普通的地主老爺,卻不想一口氣在邢集買了一百多個難民,說是要進天目山墾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