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三。
京師。
紫禁城,武英殿。
周延儒及陳新甲在下方低著頭——崇禎正在大發(fā)雷霆之怒。
“不足一月便連失襄陽、鄖陽、承天、德安、黃州五府,就連漢陽、荊州也將不保!丁啟睿、王永祚、宋一鶴、左良玉都是干什么吃的?!”
崇禎雙手撐著御案,盯著面前的湖廣戰(zhàn)報,氣喘噓噓,雙目通紅。
若不是顧及還有兩名臣子在場,他恨不得將御案上的奏章都掃下去,以發(fā)泄怒火。
“洪承疇、楊文岳也都是無能之輩!一個率領(lǐng)十幾萬大軍救援錦州,居然反被圍困在松山!
另一個接連敗于闖賊之手,致使開封府連失數(shù)城,幾乎不為朝廷所有!真是廢物!”
聽見這話,周延儒依舊垂頭不語,陳新甲則暗暗嘆氣。
也難怪崇禎怒不可遏,實在是入秋以來大明輸?shù)膽?zhàn)事太多。
七月,洪承疇在陳新甲的催促下,為救援被建奴圍困的錦州城,率馬科、吳三桂等八大總兵麾下兵馬共計十三萬,進駐松山,欲與清軍會戰(zhàn)。
誰知卻被虜酋黃臺吉(皇太極)所領(lǐng)大軍截斷退路。
洪承疇欲戰(zhàn)不敵建奴,欲守卻因退路被斷,糧草不濟。
于是松山一場大戰(zhàn),宣府總兵楊國柱戰(zhàn)死,馬科、吳三桂、白廣恩、王樸、唐通相繼領(lǐng)兵潰圍逃走,失亡將士五萬多。
且督師洪承疇、巡撫邱民仰以及曹變蛟、王廷臣等兩萬余人還沒突圍成功,被建奴圍困在松山。
至此,錦州、塔山、杏山、松山數(shù)部明軍皆被建奴分割包圍,既無糧草來援,又被隔斷彼此間的交通,好幾萬邊軍陷入絕境,等著朝廷救援。
問題是,朝廷根本無兵可用!
馬科、吳三桂、白廣恩、唐通、王樸目前皆是帶罪之身,兵馬也多有折損,難以擔當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