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時空在乾元元年(1642年)、即崇禎十五年年底,西南弘光小朝廷才建立,其在朝臣構建上是文輕武重。
這是很自然的事——在亂世之中,有兵才有權。
朱由榔能即位,并建立弘光小朝廷,幾乎全賴幾位逃到廣西的軍閥。
如今弘光小朝廷中權勢最大的武將有兩位,其一為保國公方郭安,其二則是佐國公劉良佐。
二人之下則又有幾位權勢稍弱的武將,如被封了侯爵的牟文綬、陳邦傅、張先壁、黃朝宣等人。
至于文臣,此前官職最大的便是廣西巡撫方震儒,如今被委任為禮部尚書及大學士,也即是閣臣。
之所以不是首輔,自然是因為方震儒沒有參與擁立,甚至最初還在靖江王陣營——哪怕他是被迫的,投奔弘光小朝廷后也難免讓人猜疑。
另外,方郭安、劉良佐等人有意壓制文臣權勢,讓弘光小朝廷只有閣臣——至于首輔,倒不是沒有,而是遙封云南巡撫吳兆元為首輔。
明面上說這么做是為了拉攏云南大明官府勢力,可實際就是方郭安、劉良佐等軍閥刻意壓制文官權勢,乃至將弘光小朝廷變成他們的傀儡。
故而,此番對逃往方向產(chǎn)生分歧,實際是兩位權勢最大的武將利益訴求不同。
方郭安希望逃往云南,聯(lián)合沐王府、云南官府等前明勢力,嘗試割據(jù)云南——在元、明之前,云南的大理等國本就屬于割據(jù)一方的小國,方郭安等人有此想法倒也不是說毫無根由。
劉良佐卻是希望往南逃,背靠安南,萬一仍無法抵抗崋軍,便投奔安南,保眾人富貴。
他之所以會有此提議,卻是因為上半年他便派人勾搭上了安南境內(nèi)的鄭主勢力。
若是弘光小朝廷逃了過去,朱由榔下場如何他不清楚,但他至少能在鄭主勢力下當個半軍閥性質(zhì)的貴族。
此時,依附于劉良佐的原廣西巡按、現(xiàn)弘光朝兵部左侍郎鄭封,便在就此事“慷慨陳詞”。
“崋軍之強,我等都已見識過。如今其不僅攻占了梧州、平樂、潯州三府,更是攻破了武宣、來賓,將柳州府攔腰截斷。
此外,其又有偏師從湖南攻入了桂林府,如今恐怕都拿下了臨桂,擒了靖江王那逆賊。
由此可知,崋軍在拿下廣西后必然不會罷休,定會順勢攻入云南。
我等即便退入云南,聯(lián)合了沐王府等兵馬,又能茍延殘喘到幾時?屆時若抵擋不住崋軍,還不是要退到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