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艾歐尼亞的賤民,艾瑞莉婭知道的其實并不多。
她出身贊家,這也是艾歐尼亞知名的大家族,艾瑞莉婭也是名副其實的大小姐。
諾克薩斯殺入艾歐尼亞時,艾瑞莉婭才14歲,她家破人亡的時候都還是個小姑娘。
跟皮爾特沃夫曾經(jīng)的大家族類似,艾歐尼亞的大家族也會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教她們光明美好的東西。
畢竟諾克薩斯這種純以實力為尊的奇葩國家僅此一份,他們就不玩虛的。
從小就教育孩子想活的更好,想獲得尊重跟權(quán)勢就得學(xué)會砍人,就得比別人更能砍人。
砍到?jīng)]人敢跟你說不,你想要的就都能實現(xiàn)了。
其他地方出來混卻不同,要講勢力、要有背景,面上得光鮮亮麗。
至少不能讓人一眼看過去就跟諾克薩斯一樣,把“我是壞人”四個大字印在腦門上。
一個還在學(xué)習(xí)中的小姑娘,家族中的人包括她常說的奶奶,是不會告訴她艾歐尼亞這片土地上潛藏在陰影中的罪孽。
也沒人跟她講過賤民這一艾歐尼亞必須犧牲的犧牲品。
更別提為什么必須是賤民犧牲了。
誰問這話就是不懂禮貌,不懂均衡!
不犧牲毫無價值沒有人籍的賤民!
難道去犧牲辛辛苦苦搞土地兼并的地主老爺?去犧牲掌握宗族大權(quán)的族老?去犧牲真理在手擁有最高解釋權(quán)的教派大師?
你咋這么能耐呢,你要上天吶!
艾瑞莉婭也是在抵抗諾克薩斯侵略的過程中,無意認識了一些身為賤民失去了侍奉的主家,卻選擇為艾歐尼亞奮戰(zhàn)犧牲的戰(zhàn)友。
才知道一切美好的初生之土艾歐尼亞居然還有賤民這一被開除人籍的群體。
但她感觸不深,畢竟只是一面之緣、幾人之言,還是剛露面就犧牲,純炮灰人士的些許片面之詞。